世界首个室温超导体诞生!科学家发明碳硫氢实现高压下15℃室温超导 原文链接:https://www

 「室温超导有可能实现吗?」这个问题困惑了人们许多年。而最新一期的 Nature 杂志封面研究给出了肯定的答案,该研究制造出了第一个无需冷却即可使电阻消失的超导体。


10月14日,本周最新一期《自然》封面,介绍了罗彻斯特大学发表的一篇重磅论文,研究人员创造出一种氢化物材料,首次在高达 15 摄氏度的温度下,观察到常温超导现象。这项研究从投稿到接收仅用了不到十天的时间,并登上了最新一期 Nature 杂志的封面,或可说明其重要性和突破性,毕竟实现室温超导对于人类而言尚属首次。


这是高温超导材料的全新记录,这一突破性进展也代表着,人类向着长久以来希望创造出具有最优效率电力系统的目标又迈近了一步。





超导现象是指材料在低于某一温度时,电阻变为零的现象,而这一温度称为超导转变温度(Tc)。超导现象的特征是零电阻和完全抗磁性,这一特征也使得超导在现实中得以应用,但它对温度有较为严格的要求。那么,在非低温条件下,能否实现超导呢?


最近,来自美国罗切斯特大学、英特尔、内华达大学拉斯维加斯分校的研究者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室温超导问题」经过了数十年的探索,本周来自罗切斯特大学等机构的研究者称他们制造出了第一个无需冷却即可使电阻消失的超导体,不过新的室温超导体只能在相当于地心压力四分之三的环境下工作。但是如果研究者能够让材料在环境压力下保持稳定,那么理想的超导电性应用就能够实现,例如用于核磁共振仪和磁悬浮列车的低损耗电力线以及不需要制冷的超功率超导磁体。





研究团队领导者、罗切斯特大学物理学家 Ranga Dias。


该研究发现了能够在室温下以最佳效率导电的材料,这可以说是一项科学里程碑事件。该研究发现,氢元素、碳元素、硫元素的化合物可在高达 59 华氏度(15 摄氏度)的温度下作为超导体运行,比去年的高温超导纪录高出 50 华氏度。


剑桥大学物理学家 Chris Pickard 认为:「这是人类科学史上的里程碑」。但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物理学家 Brian Maple 表示:「由于实验条件极端,这项发现无法用于设备制造。」


室温超导问题的漫漫探索之路


1911 年,荷兰物理学家 Heike Kamerlingh _disibledevent="color: rgb(102, 102, 102); font-family: 宋体;">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